首頁 易學王會客室 親子生活 孩子生病,不一定靠『藥』醫 |
 |
身為家長,陪伴孩童成長的過程是充滿喜悅的,尤其是看到小朋友一天天的增長智慧,體格也越來越強健,這都是為人父母最津津樂道的人生過程
。但是,說到了生病求醫則是大多數家長的夢魘,是不是孩子生病,就一定靠藥醫呢?這個問題我提出一些看法。
一般說來,小朋友容易出現的感冒發燒,以及過敏、腸胃疾病都是家長最常抱怨的困擾,以台灣過敏疾病來說,包括異位性皮膚炎、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過敏性結膜炎等,困擾著五成以上的父母,其所衍生出來的問題包括睡眠障礙、打呼、睡眠中止症、學習障礙、過動、成長遲緩、中耳炎、聽力障礙、消化不良、腹瀉、便秘等等,一般醫師會針對不同症狀給予不同的藥物,但是問題是不容易斷根,持續的看醫生也會因為吃太多藥而心裡充滿陰影,針對這問題我建議家長注意以下幾點: |
 |
爸媽不妨多注意孩子可能的過敏原為何,如果不確定,則可以找醫師抽血做檢測。一般台灣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塵螨、 灰塵、花粉、黴菌、寵物毛屑、蛋白、牛奶、花生、蝦蟹等等,一旦知道過敏原為何,就可以針對過敏原及早做預防,例如使用除濕機或是空氣清淨機,並且常將寢具清洗、曬太陽,以降低塵螨濃度;若是對牛奶過敏,則可改喝豆漿,以攝取足夠蛋白質、礦物質。

其次是養成運動好習慣,不管球類、游泳、體操、跳繩都可以,培養小朋友一項喜愛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投資,如果父母只專注應付未來考試而讓孩子猛補習,或是任憑小朋友沉溺在電玩網路世界,不僅會錯失成長發育關鍵期,對眼睛視力影響甚鉅。以我自己的小孩為例,他們在低年級時踢足球,中年級打網球,高年級打排球,及至到了目前高中求學階段仍然參與學校排球隊,不但身心獲的充足平衡發展,
學業表現也並不差。

兒童發育期間的睡眠一定要充足,就診時,經常碰到焦急的父母親帶著長不高的小朋友求診,一經詢問,究其原因一般都是睡眠不正常所致,大家必須知道唯有睡眠充足才能分泌足夠的生長激素,而晚睡是小朋友發育的天敵。因此,我建議國小低年級小朋友應該在晚間九點前就寢,中年級則應該在晚間九點半,高年級應該於十點前上床;此外,家長更應該從旁協助小朋友建立良好時間管理以及充足睡眠,如此才能造就優質的免疫力,確保良好發育。 |
 |
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,也是兒童成長相當重要的一環。父母親可盡量在家料理三餐,少油炸,多蔬果,並教導小朋友少喝外面的飲料,因為一般市售冰品冷飲不僅糖分高,容易削弱小朋友的免疫系統,讓過敏加重,肥胖亦會接著而來,而炸雞、薯條更會提高多餘熱量的攝取,更麻煩的是也會增加環境賀爾蒙雌激素的攝入,提早兒童第二性徵的出現,如女生胸部過早發育,初經過早,同時也會增加未來罹癌的機會。此外,這些市售飲料、炸物若食用過多
,也會影響正常三餐進食而降低應有的營養素吸收,連帶生長發育以及智力發展也會較為遲緩。 |
 |
適度補充營養醫學補充品,如此可以幫助孩子補充到食物攝取不夠的營養素,像是益生菌、魚油或是鈣質。益生菌必須是菌數夠,且以活菌較有效,其可以幫助孩童降低過敏程度,改善腸道生理狀況,幫助食物吸收消化。魚油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及DHA,不但對孩童眼睛視力保健有幫助,也具有對腦部結構穩定,幫助智力發育及穩定情緒等效果。而鈣質補充也是很重要,能幫助骨質及牙齒結構穩定,對於增高更是相當重要的礦物質
。
如果一天可以補充一粒不含防腐劑及色素的天然綜合維生素那更好。 |
 |
《延伸閱讀》疾病,不一定靠「藥」醫 劉博仁醫師的營養療法奇蹟 |
|
 |
劉博仁醫師簡介: |
|
20年的耳鼻喉科醫師經驗,深深感受到西醫雖可有效控制症狀卻無法消除病根的困境,直到接觸具實證基礎的營養醫學後,才了解營養素不平衡是現代許多疾病的根源,並取得美國營養治療醫師專業認證資格,於榮獲2009年《商業週刊》百大良醫專刊推薦醫師。 |
|
現任: |
 |
台中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、耳鼻喉科主任、睡眠醫學中心主任、頭頸癌治療團隊召集人 |
 |
弘光科技大學營養系暨營養醫學所講師 |
 |
科瑩健康事業有限公司顧問醫師 |
|
專業經歷: |
 |
美國營養治療醫師(IBALM)考試及格 |
 |
美國重金屬排毒螯合療法(IBCMT)考試及格 |
 |
台灣家庭醫學會專科醫師 |
 |
台灣耳鼻喉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|
 |
台灣睡眠醫學會專科醫師 |
 |
中華針灸學會專科醫師 |
|
|